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都有许多杰出的人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领风骚。他们将卓越的才智贡献给自己的民族,为人民造福,为国家争光,因而赢得了人们的赞誉和爱戴。
松下幸之助就是这样一位深受日本人民爱戴的人物。在日本,只要一提起经营之神,很多人都知道,那是松下幸之助先生。其实又何止在日本,就是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哪里有松下电器,哪里的人们就知道松下幸之助先生。作为一位企业家,他的知名度以及他所得到的赞誉和享有的声望,已远远高于一些政界的知名人士。人们不仅称他为出类拔萃的企业家,而且称他为思想家,称他为“经营之神”;不仅称他的松下集团为“松下王国”、“松下联邦”,而且还将松下职工坚强、团结的思想称为“松下教”,松下先生本人又被称为“教祖”。仅仅是描写松下先生的著作,就有70余种,这在日本企业家中,是绝无仅有的。
可能有人会想,这也许是人们对松下先生过于偏爱。其实不然,如果你对他的生平业绩稍加了解,便会心悦诚服地感觉到,对这一切赞誉,松下先生都是当之无愧的!
死里求生 艰难创业
1894年11月,松下幸之助先生出生在和歌山县海草郡的一个偏僻山村里。在他5岁那年,因为父亲生意失败,原本尚好的家境一下子变得十分贫困,就连祖传的田地也被迫抵押给了别人,全家人不得不背井离乡,外出谋生。虽几经辗转,却终因收入微薄而难以糊口,全家陷入贫病交加的绝境之中。除了松下和他的一个姐姐之外,其余6个孩子均未活过20岁。这过于悲惨的家庭遭遇,在松下年幼的心灵中留下了深深的创伤,同时也激起了他与命运搏斗的决心。他立志要改变自己的命运,他要去奋斗,要坚强而勇敢地求得生存!
1904年,年仅9岁的松下未及初小毕业,便由于生活所迫而辍学,到大阪独闯天下。他先后在炭盆店和自行车铺里当学徒,一直干到15岁。生活的磨炼,不仅使他有了更坚强的意志,而且也使他逐步具有了经济头及和商业意识。他意识到,由于大阪市有了电车,未来的电气事业一定会大有前途。于是,他毅然辞去了原有的工作,到大阪电灯公司去另谋发展。在那里,他抓紧一切时间刻苦学习,因而进步很快。到22岁时,松下被提拔为当时工友们都十分羡慕的检验员。工作中,他改进了原有的产品,试制成一种新式电灯插座。不料,这一成果却遭到上司的冷遇,把他的革新判了“死刑”。这对松下无疑是一个打击。他想,这样的上司既不会发现人才,又没有经营者的远见卓知,跟这种人做事是不会有发展的。因此,他下决心辞职,创办自己的工厂。
1917年6月,他以100多日元做本钱,在大阪市租了间不到10平方米的房间,开设了一间生产他自己发明的电灯插座的小型工厂。虽然这是个仅有5个人的小工厂,然而它的意义却十分重大,因为这是松下自己的工厂,是松下事业的真正开端!
创业是艰难的,松下的小工厂并没有迎来开市大吉,而是初战的失败。新的电灯插座销路打不开,10天之内,仅售出100个,营业额还不到10日元,不要说盈利,连本钱也赔光了。但是,出师不利并没能使松下灰心,他相信天无绝人之路,只要坚持奋斗下去,总会有柳暗花明的时候。
机会终于来了。川北电气公司了解到松下的能力,决定让他试制1000个电风扇用绝缘底盘,并签订了正式订货合同。松下深知,这是一次具有决定意义的大好机会,如果成功,便可通过川北公司在社会上建立起松下的信誉,从此打开局面,走出困境。于是,他和他妻子全力以赴,昼夜不停,一丝不苟地精心制作,不仅如期交货,质量也得到好评。第2年,他又从川北公司得到2000件该产品的订货,他的工厂也因此而充满生机。这时,松下信心倍增,他感到时机已经成熟,要使工厂更进一步发展,必须抓住这一时机,给这个不知名的小厂换一个响亮的名称,从此大干一番。于是,他在大阪市北区西野田创立了“松下电气器具制作所”,从此开始了他那轰轰烈烈的“松下电器”的企业生涯。
经营之神 神在何处
松下先生总结自己一生的经历,认为自己是“死里求生”。他把自己的经营之道,说成是“弱者的哲学”,这话是十分准确的。童年生活之苦难,创业道路之艰辛,磨炼出了他坚韧不拔的品格和意志;逆境使他悟出了欲成大器者必须知难而进,由弱到强的人生哲理。
中国古代先哲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松下也正是首先走过了一段这样的苦心志、劳筋骨、饿体肤的艰苦道路,才终于增益其所不能,成就了别人难以成就的大事业。
那是在1932年春天,松下到某宗教总部去参观,只见信徒们自愿捐献的木材堆积如山,参加建设“教主殿”的信徒们满怀喜悦地进行义务劳动,到处打扫得干干净净、井井有条,善男信女们人人都那么虔诚……。总之,一切都是在自觉而有序地进行着。在回来的路上,松下感到印象太深刻了,抑制不住的兴奋感,使他久久地思索着,除了为信徒的虔诚所感动外,他总觉得发现了什么。松下想,宗教是把人们从烦恼中拯救出来,是给人们带来幸福的神圣事业。而企业经营是给人们提供必要的物质财富,所以也同样是给人们带来幸福的神圣事业。他越想越充满自信:我们的经营和事业应该比宗教事业规模更宏大、更繁荣、更神圣!
什么是神圣的经营和真正的经营呢?那就是自来水!尽管自来水有价值,如果乞丐拧开龙头偷水喝,也不会受到指责。这是为什么呢!这是由于自来水过于丰富的缘故。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那就是深刻地教育我们懂得生产者的使命,就是把贵重的生活物资象自来水一样无穷无尽地提供给社会。无论什么样的贵重东西,生产的数量多了,就可以达到几乎无代价地提供给人们的程度。这样,才能逐渐消除贫穷,同时,也能消除人们因贫穷而产生的苦恼。这就是正义的、真正的经营,经营的真正使命也就在于此!
得到这样一个结论,松下顿时觉得精神振奋,热血沸腾,他要用毕业的精力来实现这一崇高的经营思想。
为了让全体职工领会自己的经营思想,松下将全体职工召集在大阪中央电气俱乐部礼堂,他满怀激情,以高度的使命感走上讲坛,向职工们发表了动人心魄的演讲:
“实业家的使命,就是克服贫困,把整个社会从贫穷之中拯救出来,实现富有。商业和生产的目的不在于繁荣商店和工厂,而在于通过其劳动使社会富裕起来。那么,为实现实业家这一使命,应该做些什么呢?不言而喻,只能依靠物资的生产、生产、再生产。无论社会状况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对这一神圣的使命也不容有片刻的疏忽。增进生产,才是产业人的真正使命。”
在实践中,松下时刻不忘体现他的经营思想,他一贯强调物美价廉的原则。1920年,自行车是人们新颖的交通工具。夜间行车必须点灯,而那时的几种自行车灯不是灯光昏暗,经不住风吹雨打,就是价格高昂,寿命很短。于是,松下经过上百次试验,改变了灯泡的材料和结构,很快研制出一种新型电池灯——炮弹式电池灯。这种灯不但亮度高,寿命比原来的电池灯提高了30-50小时,加上新奇的促销方式,大受消费者欢迎,市场从大阪扩大到全国,月销售量超过2000个。
当时,日本市场上的电熨斗滞销,原因是价格昂贵,一般家庭用不起。松下决定通过批量生产和降低成本的办法,来实现造福于民的目标。经过他委任的技术员中尾先生4个月的设计制作,一种新型电熨斗终于研制成功。每个售价3.2日元,比其他同类产品低30%。投放市场后,立即受到家庭主妇们的欢迎,销路非常好。这种命名为“超级熨斗”的产品,被日本政府指定为“国产优良品”。
1925年,日本也有了无线广播,收音机年产20万台左右,但大都质量低下,价格昂贵,每台45日元,一般人的月薪买不起。为此,松下制定了“将价格降低一半”的目标,并经过数年的努力,终于在1934年开发出了物美价廉的国民牌K-1型收音机,每台售价仅27日元。该产品的问世,适应了用户的购买能力,自然,松下收音机在市场上的占有率很快超过了所有厂家。
这一切实践活动,都集中体现了一条物美价廉的原则,松下所总结出的“自来水哲学”、“弱者的哲学”,就是物美价廉原则的生动概括。
如果说松下是经营之神,也就神在这里。他不停地使产品更新换代,不断地开发新产品。每一个新产品问世,就是物美又升一级,就是相对的使价格更低廉,就是自来水哲学的又一次体现。而在这一过程中,社会所给予松下公司的报酬——利润,也相应增加。松下对利润是这样理解的:公司对社会做出了贡献,亦将从社会上得到与贡献相符的报酬,这报酬就是公司的利润。
善于用人 善于育人
松下事业的发展势如破竹,所向披靡,这与松下本人善于用人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松下先生被誉为经营之神,但他只上过4年小学,实践中他深知培养人才之重要。在《我的工作方法和思想方法》一书中,他说:“古圣先贤说,人能兴国,人能亡国。回顾自古以来的历史,如实地证明了这句名言。毋庸讳言,事业的成败同样在于人。拥有优秀的人才,事业就兴盛,反之事业则衰败。这在实业界是常见的事。松下电器能够有今天,可以说是由于得到了一些人才的缘故。”
是的,无论哪个民族,无论哪个国家,也无论干什么事业,关键都是用人。这一点早已为世人所熟知。但是,真正象松下这样善于用人的企业家,却并不多见。那么,松下先生高明在何处呢?
第一,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松下先生的独到之处在于,他不仅从理论上懂得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重要,而且能在实践中真正做到及时发现人才、有效地培养人才。松下先生具有伯乐之慧眼,他不断地在经营实践中发现和培养了一个又一个人才并委以重任,使之在松下公司的发展壮大中起到了顶梁柱的作用。他还不惜重金投资创办培养人才的学校并亲任校长。早在1934年,松下就创办了“店员养成所”即职工培训学校,培养出了大批技术人才。1980年,为培养建设日本的栋梁之才,松下又创办了“财团法人松下政经塾”。现已有多届毕业生活跃在日本的政界和经济界。松下自己曾说:既要边经营企业,边培养人才,又要边培养人才,边经营企业,使物质生产和人才培养同时进行。他主张把企业经营和学校经营合二为一,作为统一的事业。可想而知,如果不是一个全才人物,何来如此雄才大略和远见卓识?
第二,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早在20年代初期,松下就在用人问题上表现出了高人一筹的才能和胆识。当时在日本,正组织生产一种配线器材用的由沥青、石棉和碳黑等构成的烧制材料。一般企业都把这种材料的配方作为技术机密而严格保护,而松下却果断地把配方传授给新工人。对此,不少人感到难以理解,也有人为他担心。而他却很自信,相信“只要说明原委,新职工是不会轻易背信弃义而随便向外泄露这种技术机密的。”他说:重要的是要相互信赖,否则不仅无法激发职工热爱企业和工作的热情,更谈不上造就人才和发展事业。
第三,集思广益、全员经营。松下用人的又一个绝招是不仅依靠骨干力量,也十分注意调动普通员工的积极性。凡是公司的职工,每一个人都要充分发挥作用,每个人的聪明才智,无论大小,都要用于企业的发展上。
为了达到集思广益的目的,松下非常重视倡导全体职工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从1954年起,公司实行了提案报奖制度。仅1978年,全公司共提合理化建议177万项,其中电视机事业部24.1万项,在公司内遥遥领先,平均每人189项。个人最多提 4000项合理化建议。对于这些建议,设八等奖金,入选者一等奖2万日元,连第八等也有1000日元。这177万项合理化建议的采用率在6.5%-10%,约为10-17万项。可以想象,有这么多直接来自基层的建议渗透到公司的经营管理之中,公司的工作怎能不大有起色。
面向市场 用户是王
千方百计满足和维护顾客的利益,是松下公司始终置于首位的经营思想和原则。松下先生常说:“要时刻想到用户,要经常去拜访用户,要把消费者的声音当做‘爱护之鞭’”。他把用户的声音作为“上天之声”来虚心听取,把顾客的意见作为“良药”来热诚吞服,这也是松下事业不断辉煌的重要因素之一。
每当一种新产品问世,公司总是要遵循这样一个毫不动摇的检评标准,即:该产品顾客是否买得起?是否使用方便?是否有售后服务作为保障?凡不符合上述标准的产品绝不向市场投放。
松下公司经常做市场调查,也经常收到大量的消费者来信和电话。对于所获得的消费者意见和信息,松下先生总是予以高度重视。他把“生产各地点名需要的商品”作为公司的一项基本经营原则。在他看来,企业不能是生产什么就销售什么,而应当是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在松下公司彩色电视机组装车间里,前来参观者曾问及公司接待人员,为何同一条生产装配线上组装起来的产品在样式、颜色、规格和型号等方面不完全相同呢?回答是:这是应用户的不同要求,按订货合同规定一小批一小批进行组装的。这种“大食堂卖小炒”的特殊作法,颇受用户欢迎。它给人以“专为您特制”的印象,故而赢得普遍好感。由此,足见松下先生的经营之道确有其不寻常之处。
在家用电器产业发达的日本,市场上的同类产品很多,竞争十分激烈。从消费者心理反应来看,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对商品的选择性大大增强了,也就是通常所言的“货比三家”。因此,作为企业家,需要特别注重市场调查,了解用户的心理和需要。在这方面,松下先生经常采取一些令同行所瞠目,令人们所称道的精明策略。
有一年,松下公司经过调查发现,日本有不少的年轻女性每晚都要换洗自己的内衣,但又苦于无适宜地方晾晒。为此,公司经过一番研究,设计出了一种经济适用的小型内衣烘干机,投放市场后,大受年轻女性的青睐。由此,松下先生得到启示,他责成有关部门专门成立了女性用品研究小组,并聘用女性来充任设计研究人员。该小组根据妇女的特点和需要,先后设计出了蒸汽刷子、卷发机、吹风机、自动面包烘烤机、鲜果榨汁器和手持按摩器等一批热门新产品。
从“用户是王”这一经营思想出发,松下很注重发展大众普及型家用电器,选择最广泛的消费层作为销售对象,并向这一消费层展开有效的广告宣传,以使“松下电器”的形象深深扎根于广大普通民众的心中。
历史的长河奔腾不息,它造就了一个个叱咤风云的时代骄子,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瑰丽乐章。松下幸之助先生,一个普通而又超凡,平常而又伟大的企业家,以他70多年的创业历程,在日本和整个世界的经济舞台上,开拓出了一片崭新的天地,创造出了令人瞩目的辉煌业绩。人们赞美他,颂扬他,崇拜他,“松下王国”、“松下联邦”,乃至“松下教”这些冠以松下名字的称呼,还有什么比之更能体现人们对松下先生的精神和他所走过的道路的绝好评价呢?
奋斗了一生的松下幸之助先生,于1989年走完了他94年轰轰烈烈的人生道路。安息之日,他的心情应该是无限宽慰的,因为他给日本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留下了一笔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他那经营之神的神奇之手,把一个当初只有5名职工,100多日元资本和仅10平方米面积的小工厂,发展成为如今拥有25万名职工、资产多达756.4亿美元、年销售收入达574.8亿美元、位居世界500家最大工业公司第12位的松下产业集团;是他那勇于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给了人们以颇多的启迪,并将激励着人们象他那样去寻求人生的真正价值。